去年5月,当时8岁的小儿子经常因为“注意力不集中、好动”被老师批评,吴先生便带孩子在义乌当地医院进行了检查,显示孩子血铅为270.8μg/L,高于国家标准2.7倍,于是孩子接受了中药等治疗。虽然进行了治疗,但儿子上课的状态却没有得到明显好转,仍然时好时坏。
今年1月28日,吴先生再次带着孩子到省儿保检查,孩子的血铅已经为313.5μg/L了,比治疗之前还要高。吴先生向儿保的医生讲明了之前的情况,医生也无法判断孩子铅中毒的原因,于是建议他们全家都查一查血铅。不查不知道,一查吓一跳,奶奶、爸爸、妈妈、女儿、儿子全部铅中毒。
这下惊呆众人,在医生详细询问仔细分析下,终于追溯到罪魁祸首者,竟是祭祖时盛酒的锡壶。原来,吴先生家按照习俗在每年清明、农历七月半、冬至、小年、除夕、元宵节都需要祭祖,祭祖时需要用锡壶盛酒加热。祭祖结束后,为了不浪费会将剩下来的酒当料酒烧菜吃。虽然锡本身没有毒,但是由于锡壶不是纯锡,里面会含有铅,在利用锡壶盛酒的过程中,铅会慢慢融入酒中,加热会使这个过程加速,人食用了含铅的酒就会出现铅中毒。吴先生儿子血铅含量不降反升的原因这才找到。
铅中毒是一种非传染性的慢性病,会导致神经系统、消化系统、血液系统方面的疾病,不仅会造成孩子好动易怒,影响学习,还会造成持久的行为和认知问题,对身体健康也会有很大的影响,可能会出现没有食欲、便秘等情况,严重的还会出现腹绞痛、贫血等。
铅不仅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由口进入到体内,还会经由皮肤吸收,小儿铅中毒主要于以下途径:
1.饮食。
有些食品含铅量比较高,如薯片、爆米花、皮蛋、罐头食品等,另外近海的海产品因为受到环境的污染,含铅量也比较高,此类食物应该少吃。多食用高纤维蔬菜、富含果胶的水果、富含海藻胶的海带、高蛋白饮料、含锰丰富的食物等,这些都利于铅的排出。早上水龙头中的水含铅量较高,也应放掉不能使用。
2.习惯。
喜欢啃咬玩具、铅笔等或使用这类物品后不洗手直接进食,会造成铅中毒;使用不合格的彩釉餐具也可能导致铅中毒。
3.环境。
点燃含铅的蜡烛,尤其是有香味的、慢燃的,会造成室内空气铅含量高;汽车尾气中含铅较高,冥币燃烧时也会释放含铅粉尘,过多吸入也会导致铅中毒。
铅中毒不仅对孩子影响很大,也危害成人的身体健康。如果出现神经衰弱(铅中毒早期较常见的症状之一),就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,怀疑铅中毒就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排查,避免铅在身体内聚集,延误了诊断与治疗。平时在生活中注意,多食用排铅食物,少接触含铅的东西。